冷卻塔是利用空氣與水的接觸(直接或間接)來冷卻水的設備。它是一種以水為循環冷卻劑,從系統中吸收熱量并排放到大氣中,從而降低塔內溫度,制造冷卻水可循環利用的設備。
冷卻塔的結構組成和功能:支架和塔:外部支撐;填料:為水和空氣提供盡可能大的換熱面積;冷卻水槽:位于冷卻塔底部,接收冷卻水;收水器:回收空氣流帶走的水滴;進氣口:冷卻塔空氣入口;百葉窗:平均進氣流,保留塔內水分;冷卻塔原理-組成:噴淋裝置:將冷卻水噴出;
風機:向冷卻塔送風;
軸流風扇用于誘導通風冷卻塔;
強制通風冷卻塔采用軸流/離心風扇。
冷卻塔類型:自然通風冷卻塔、自然通風、機械通風冷卻。
測量參數:空氣濕球溫度、空氣干球溫度、冷卻塔進水溫度、冷卻塔出水溫度、排氣溫度、泵及電機運行參數、水流速度、空氣流速;
運行參數:冷卻水溫差、冷幅、效率、冷卻塔容量、供水、冷卻水流量、選型、冷卻塔選型設計。
1.冷卻水溫差:入口溫差-出口溫差 = 高性能
2.冷范圍:冷卻塔出水溫度與入口空氣濕球溫度的差異:小冷范圍 = 高性能
3.效率:
4.冷卻塔容量
冷卻塔容量單位為千卡每小時或冷噸。
冷卻塔容量=冷卻水質量流量×水的比熱容×溫差。
大容量=高性能
5.計算補給水量
蒸發失水量(E)
E = Q/600 =(T1-T2)×L/600
E 代表蒸發水量 (kg/h) ;
Q代表熱負荷(Kcal/h);
600代表水蒸發潛熱(Kcal/h);
T1代表入水溫度(℃);T代表出水溫度(℃);
L代表循環水量(kg/h)。
飛濺失水(C):冷卻塔的飛濺損失取決于冷卻塔的設計類型、風速等因素。一般情況下,其值約為循環水量的0.1~0.2%左右。
定期排水損失(D):定期排水損失須視水質或水中固體濃度等因素決定之。一般約為循環水量之0.3%左右。
M=E C D
蒸發失水量(E),飛濺失水(C),定期排水損失(D)。
空調使用冷卻塔時,溫差設計為5℃,此時,冷卻塔所需的供水量約為循環水量的2%。
6.冷卻水流量
K·Q=C·M·ΔT
K:估算系數
Q:機組最大制冷量
C:水的比熱容
ΔT:供回水溫差
M:冷卻水質量流量
壓縮制冷機組最大制冷量的1.3倍;
吸收式制冷機組(溴化鋰)制冷量為2.5倍。
7.選型
例題:工程冷卻塔的循環水流量和補水量。
循環水流:
補水量m=M·2%=140kg/s·2%=2.8kg/s
8.冷卻塔選型常設計問題
8.1.冷卻塔能耗的決定因素?
答:風機功率、冷卻水流量、冷卻水補水量?
8.2.冷卻塔的溫度條件,在什么溫度下效率經濟?
答:冷卻塔的進水溫度因使用情況而異。例如,中央空調冷凝器的出水溫度一般為30-40℃,冷卻塔的出水溫度一般為30℃。冷卻塔理想冷卻溫度(回水溫度)高于濕球溫度2-3℃,這個值叫接近度,接近度越小,冷卻效果越好,冷卻塔越經濟。
8.3.開閉對比
開放式:一期投資較少,但運營成本較高(水耗、電耗)。
閉式:本設備適用于干旱、缺水、沙塵暴等惡劣環境。它可以冷卻多種介質,如水、油、酒精、淬火液、鹽水和化學液體。該介質無損耗,成分穩定。能耗低。
缺點:閉式冷卻塔的成本是開放式塔的三倍。
【干貨放】確定冷卻塔循環水量的常用公式:
a.冷卻水量=主機制冷量(KW)×1.2×1.25×861/5000(m3/h)
b.冷卻水量=主機冷凝器負荷(kcal/h)×1.2/5000(m3/h)
c.冷卻水量=主機冷凝器負荷(m3/h)×1.2(m3/h)
d.冷卻水量=主機制冷量(冷噸)×0.8(m3/h)
e.冷卻水量=主蒸發器熱負荷(kcal/h)×1.5×1.25/5000(m3/h)
f.冷卻水量=主蒸發器熱負荷(m3/h)×1.2×1.25(m3/h)
g.冷卻水量=主蒸發器熱負荷(冷噸)×1.2×1.25×3024/5000(m3/h)
注:以上:1.冷凝器負荷系數為1.25的選擇余量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zzossw.com/97.html
版權聲明:如注明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附帶本文鏈接。